中華文化|海防博物館改為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東江縱隊專題展9.4起免費參觀

社會

撰文: 梁薾心

發布時間: 10 小時前

最後更新: 5 小時前

分享:

分享:

香港海防博物館將於下周二改設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。(馮漢柱攝)

位於筲箕灣東喜道175號的香港海防博物館,將於下周二(9月3日)改設為「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」,並在翌日起(9月4日)推出首個專題展,介紹東江縱隊抗戰歷史,公眾免費參觀。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張銳森盼改設後的博物館成為提升愛國情操、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地點,讓年輕一輩認識抗戰歷史,增民族自信及愛國精神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改名後的「抗戰及海防博物館」將於下周二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揭幕,下周三起向公眾開放。首個專題展「攜手抗敵: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」由康文署及深圳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合辦,講述東江縱隊於深港兩地的抗戰事蹟,除了展出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」紀念章、東江縱隊曾使用的毛氈和布袋、東江縱隊出版的機關報《前進報》、由漫畫家丁聰創作的《東江百日雜憶》漫畫圖片等,亦會播放老戰士們的口述歷史片段,親述當年如何蒐集情報;展期至明年7月。

至於海防博物館原有4個抗戰相關常設展廳,包括「聲影說抗戰」、「日軍侵華.攜手抗敵」、「日軍侵港」及「抗日游擊隊與敵後活動」,將組合命名為「抗戰主題展覽廳」;且增加匾額、對東江縱隊架構和重要人物等介紹。另館方會展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嘉獎狀,及《陣亡戰士名冊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五年》名單;亦將在堡壘上層的「探索地帶」多媒體播放室播放由香港導演拍攝的抗日電影選段。

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今日(27日)出席博物館開幕前奏活動致辭時指,「抗戰」二字彰顯博物館以紀念抗戰歷史、傳承愛國精神為主題,同時蘊含對抗戰英烈的崇高敬意,及警醒後世珍惜和平。「海防」則象徵博物館位處的鯉魚門海峽地區,自古以來是重要戰略地點,強調香港一直是國家南大門守護者。他形容抗戰文物及口述歷史是珍貴的展覽素材,有助參觀者進一步了解東江縱隊英勇事蹟,並銘記抗戰英雄們的民族大義精神。

張銳森則稱,博物館會設專題講座、史蹟徑參觀活動、老師和校長專場參觀等,且夥拍著名音樂人梅廣釗辦音樂表演;又透露將與教育局推出新手策展人培訓班,讓中學生在了解抗戰歷史同時,策劃有關文創紀念品、活動等。

至於有否刪減海防博物館的原有展品?張銳森強調沒有,反而增設了有關明清時代海防設施的展覽,讓觀眾認識鯉魚門是重要防守要塞;又強調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跟國家安全展覽廳的性質不同,適合不同人士參觀,館方未來更會續與內地不同文博單位商討合作。被問及改設新館開支,他就指「不重要」,形容最重要是讓年青人知道「先輩曾為香港付出十分多,冒住性命危險保衛自己的國土。」

劉智鵬:大英帝國以英軍保衛香港屬土 而非中華民族的寶貴土地

立法會議員、港地方志中心總編輯劉智鵬就期望新館釐清市民對抗戰的理解。他指,過去發現「最令人感到無稽、擔憂和無奈」的情況,是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該段歷史,且僅集中了解英軍保衞香港,「過程被放大。」

他又指,很多市民不清楚「撈亂」香港保衛戰與抗日戰爭,「大英帝國以英軍保衛香港屬土,而非保衛中華民族的寶貴土地」,而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成員則為香港居民,為保護國家、中華民族奮戰數年,認為兩者是不同,「如果兩件事撈埋一齊嚟講,成個抗戰就無意義。」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

記者:梁薾心